3600看书
繁体版

第二章 激流开始勇退(3/4)

片血肉横飞的战场,还不计沈氏集团在静海楼市的直接投资。

    联投此时增持,除了避免沈氏将责任推卸到联投的头上之外,也要为南投即将出禁售期的一亿股新股创造减持的机会,也考虑联投自身在静海建总的股权投资利益,也不能让静海建总的股价无限制的滑落下去。

    由于沈氏地产曾在十六元的高位实施公司债转股方案,使得总股数只增加了11.2%,公司净资产却增加45%,特别之前要为这十八亿公司需要准备的计提,如今却可以计算为公司的盈利(之前需要拿出十八亿去还公司债,但是债转股之后,拿出来还账的十八亿就可计算为公司的盈利),每股预期利润率大幅上升。仅这一条消息,就足以支撑静海建总的股价在年初时的基础上涨30%以上。在5.6元(年初股价为4元多)的价位上增持静海建总的股票,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时机。

    虽然市场对横店能源等沈氏集团的资金裢有很大的忧虑,但是这些股票的价格却没有再大幅滑落,说明有资金这个价位上吸纳。而在这时,沈氏之前准备的资金消耗干尽,而底下的资金还没有筹集到位,看着有机构肆无屺惮的在低价吸纳横店能源等股票,沈在星气得牙直痒痒:“联投一定会趁火打劫……”

    陆仲华轻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能在这个价位止住跌势,至少不用担心联投来争夺控股权……”

    股价越高,争夺控股权的代价越大,就像沈氏与联投争夺静海建总的控制权,最后一笔掏出近二十二亿的巨资,却因为畸高的股价,最终与控制权插肩而过,而换在一年前,静海建总的总市值最低时还不值二十二亿的一半,在沈氏集团介入时,静海建总总市值才回升到四十亿左右正常的水平。

    横店能源、沈氏地产等沈氏名下的上市公司股票虽然在过去不到三周的时间里跌去一半的市值,但仍然是庞然大物,横店能源流通股数占总股数的50%,流通股市值仍高达一百亿左右,沈氏地产的流通率较高一些,高达74%,但是流通股市值此时仍高达80多亿。当然,一旦发生争夺控制权的股战,股价便会急剧飞扬,除非对方毫无反击之力,才可能让进攻方控制局势。就像现在,沈氏集团手里缺乏足够的资金去将股价拉升到一个相当安全的高价位,只有看着其他投资资本缓慢的吸纳横店能源等上市公司的股份。

    换成以前,沈在星对陆仲华的这些担忧,一定会嗤之以鼻,但是领教过联投的手段之后,除了深深的忧虑,却无轻视之心。

    沈氏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股票大幅下跌,导致沈氏集团直接控制的资产也大幅缩水,此时跌至二百亿的水平,此时估算联合投资直接控制的资产也接近两百亿。沈氏集团是由沈陆两家完全控制的集团,只是不晓得联合投资有多少资产是受林泉直接控制的。陆仲达心想:即使他在联合投资所占的个人股份不高,但是控制力仍是相当的强,不然不可能布下这么完美的陷阱。

    比起联合投资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藏在背后、神秘莫测的联合林氏基金会,此时沈氏被联投凶顽狙击,联合林氏基金会至少直接提供四亿美金的资金。由于得到尚劳教所的陆叔恭的提醒,陆仲华这段时间又着重调查联投、东都、和黄这段时间所涉及的项目情况,从中发现的蛛丝马迹更让他心惊肉跳,联合林氏基金会在短短半年内至少还额外提供六到八亿美金的巨额资金给这些项目。

    资金投放密度之大,让人瞪目结舌。

    最关键的一点,这些美元投资又通过信贷手段,迅速转换成国内货币资金;陆仲达在建行系统也有内线,虽然权限不足以了解静海建行系统里的所有机密,却也让陆仲达通过他知道联合林氏基金正打算拿刚刚从静海建总收购的那一部分世纪城资产以及从静海市政斧手里收购的博物园资产从建行抵押审请共二十六亿的巨额贷款。这些国内贷币资金的流向只有一处,那就是联合证投的秘密账户。

    在此之前,陆仲达一直担心林泉不会妥协,因为看上去联合林氏基金会比沈氏集团要庞大得多,林泉个人又表现得对联合林氏基金会有足够的影响力。

    陆仲达还没有把他所调查的这些资料公布给妹妹陆冰倩与沈在星,在他的眼里,冰倩与沈在星对林泉的厌恶与憎恨已经达到一种病态的程度。最近乐乐从新西兰找来的张楷明也是这样,对林泉有着病态的厌恶与憎恨。陆仲达对张楷明没有什么好感,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