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看书
繁体版

第691章 见异思迁要不得(2/3)

便,方便。三元……杨先生这边走。”

  面见山长之后,他在山河书院正式安顿下来。

  一栋二层小楼,就是他的安居之所。

  自今日起,他将伴随着非议质疑,甚至是羞辱,传道受业解惑。

  二楼栏杆处,凭栏而望。

  众人好奇他,他何尝不好奇这世间。

  人性的恶与善,见过,尝过,经历过。

  知天命之年,他又将迎难而上。犹如当年轻狂年少,搅动世间风云,叫天下文坛侧目。

  ……

  山河书院聘请平平而已三元公为教习的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得,一天之内传遍了全京城。

  紧接着,三元公杨元庆带来的影响,就凸显了出来。

  山河书院内,有学子要求退学。

  平平而已三元公,欺名盗世之辈。

  山河书院聘请此人为教习,分明是一丘之貉。

  为名声着想,为前程着想,只能退学。绝不能和欺世盗名之辈有任何牵连。

  一想到,自己的师长会是恶名满天下的三元公,无数学子都觉着前程无望。

  再多的奖学金也无法和前程相比。

  这边有人退学,书院外,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更多的人涌到新民县,参加山河书院的招生考试。

  “这些人都疯了吗?”

  退学学子不敢置信。

  国子监的师生,更是一脸震惊。

  “平平而已三元公名声臭大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跑来报考山河书院?”

  所有人都在问为什么。

  就连山河书院的师生,也都是一脸懵逼。

  本以为书院会萧条,为什么报考的人却不降反增。

  不合理啊!

  那些学子,脑子里都进水了吗?

  无数人发出疑问。

  王学成也在问为什么。

  当大街小巷都在议论平平而已三元公的时候,他也生出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想着要不要放弃报考山河书院,干脆回县城读书?

  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隔壁房间又来了新的学子。特意从下面的县,来到这里报考山河书院。

  严辞搬去了书院,他的房间就空了出来。

  新民县的房子,从来不愁租。

  很快,房东就将空出来的房间租给了新来的学子。

  新来的学子新陈,也是个童生,二十来岁。

  王学成很好奇,“陈兄,你为何选择这个时候报考山河书院?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平平而已三元公,你没听说吗?”

  “听说了啊!正是因为听说了平平而已三元公,我才下定决心报考山河书院。”

  “这是为何?”

  王学成越发糊涂。

  陈童生笑了起来,“王兄以前也是在老家读书吧。”

  王学成点头。

  “王兄对老家的书院,就没一二体会吗?”

  王学成脑子反应慢,一时间没回过神来。

  陈童生自顾自继续说下去,“像我们这样,没有家世,没有人脉,甚至连钱都没有的学子,全靠自己拼尽了全力,靠着全家人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这一路走来,其中到底有多少艰辛,王兄应该比我更清楚。”

  王学成连连点头。

  读书说起来容易,对于没家底没人脉的农家子弟,真的太难太难了。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绝非夸张,而是写实。

  秀才刷下去一大批。

  乡试又刷下去一大批。

  可以说,能考中举人,参加会试,都是人中龙凤,运气和实力兼具。

  这其中,绝大部分,又都是官宦世家出身的学子。一穷二白的农家子弟,能坚持到会试,简直是凤毛麟角。

  九成九的贫困书生,都止于秀才。个别考上举人。

  至于进士,估摸着一万贫困学子里面,才能有一个农家出身的进士。

  这是现实。

  只要选择读书一途,就得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

  陈童生继续说道:“乡里面的蒙学,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