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看书
繁体版

第51章 第 51 章(1/3)

陆则到刑部时,  刑部上下,已经乱做一团。连门口守门的小厮,都不见一个,  只立着那块“无召不得擅入,违者严惩”的牌子。

        陆则踏进门,  刚到议事厅,  聚在议事厅中的刑部官员,俱朝他看来,  为首的刑部主事齐直赶忙上前,张口就要说。

        陆则环视四周,  开口,“围在这里做什么,  这么大的刑部,  没别的案子了?”

        刑部掌刑狱之事,  光是顺天府移交过来的案子,  每日就有数百件,  负责运送卷宗的车子,  从后门处进进出出,这还没算上其他各州各府每月移交的案子。可以说,刑部是六部中最忙的地方。

        陆则这一开口,虽是冷冷淡淡的,  一众慌了神的官员,  却是不由得安了心。刑部一贯和銮仪卫不对付,  上午尚书一被带走,刑部右侍郎又在京外公干,  群龙无首,  众人俱惊惶,  生怕以銮仪卫下一个就要朝他们下手。

        如今有陆则,他虽来刑部不久,在众人中资历也最浅,可偏偏官职最高,背后还有卫国公府,又唤当今圣上一声舅舅,他若在,谅銮仪卫也不敢如何。

        众人皆散去,虽面上仍有惶色,但到底比起先前那副乱糟糟的样子,这刑部总算看得过去了。

        陆则此时才扫了眼齐直,齐直当即了然,开口将事情一一说了。

        陆则垂眸听着,四年前,他尚在宣同,对京中诸事了解不多,但盐政司渎职一案,牵涉甚光,当时险些要三司会审,大理寺和都察院都打算来调阅卷宗了,后来因刑部提出了铁证,便定了案。

        齐直说罢案子,长拜不起,恳切道,“还请世子为尚书大人伸冤,大人入刑部二十三年,期间断案无数,未有偏颇。最是刚正不阿,清正廉明啊……”

        齐直这话倒不算假,刑部尚书周桓进士出身,寻常进士,大多入翰林,因当下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但周桓剑走偏锋,自请来了刑部,从主事做起,到如今的尚书,一路不可谓不坎坷波折。

        偌大京城,哪怕单拎一个百姓出来,朝上数几代,周边亲戚问一圈,姻亲族亲一折腾,都能倒腾个当官的远房叔伯,攀上个高官亲戚。所以,朝中常有言称,在刑部为官,要么满京城的好友,要么满京城的仇人,其中缘由,就在于此。

        周桓显然是后者,在刑部尚书的位置坐了十几年,朋友没几个,结仇的倒是不少。不说旁人,就说銮仪卫,谁都知道,宣帝信重銮仪使胡庸,连阁臣都知让这权臣一让,除了言官和御史,也就周桓管着的刑部,敢和胡庸对着干。

        当然,卫国公府不在其列,和别的派系不同,卫国公府仿佛一开始就置身事外,朝堂之上,对卫国公府的态度也很特别,边关九镇要太平,梁朝要安宁,离不开卫国公府,就连言官和御史,都鲜少挑国公府的错。

        齐直在一旁说,陆则低头翻看着当年案子的卷宗,在库房堆了四年,束之高阁,一打开就全是灰。

        陆则也没有一字一句细看,着重翻了结案卷宗,间或问齐直几句,但齐直那时只是协查,主查案件的是周桓,齐直也只说得出个大概,若问得细一些,他就答不上来了。

        陆则也不为难他,用了一个时辰,将卷宗过了个大概,眼睛有些酸胀,扫了眼外头,雪倒是依旧下得很大,枯枝压得低低的。

        他忽的想起家里的江晚芙,不知道她有没有瞧见那只“猫”,这么大的雪,若是没瞧见,只怕用不了一个时辰,就会被盖得看不出了。不过,没看见也无妨,总归是哄她玩的,再做就是了。

        齐直守在一旁,见陆则望着屋外,忙道,“世子可是看出什么不妥了?”

        陆则回过神,摇摇头,“卷宗没什么不妥。”

        以周桓的本事,他在刑部数十年,若是要作假,只粗粗这么看一眼,是决计看不出的。但銮仪卫敢直接把堂堂正二品的朝廷官员,从刑部带走,手里定然是有铁证。

        “那……”齐直有些急了,“那该如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