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看书
繁体版

第197章 第一九七章(2/3)

辨出是怎么形成的,有鞭痕,也有火碳的烙印,左胸下有一片皮肤是凹进去的,大概是肋骨断后没仔细接遗留的创痕。

        屋中的人震诧得说不出话来,墩子口音一改,变成了劼北的家乡话,“没有人会往自己的身上施加这样的伤痕,除了那些饱经苦难的,在家乡根本活不下去的劼北遗孤。”

        “诸位,你们眼下肯相信我的话,听我细细说来了吗?”

        -

        一匹疾马冲破黎明前的夜色,在江府门前急停下来,驭马人下马时摔了一跤,然而他根本顾不得疼,匆匆往府中奔去,一面高喊道:“少夫人,信到了,岳前辈的信到了!”

        此人乃江家的一名护院。

        昨晚青唯回家后,愈想愈觉得不安,她虽然让谢容与提防曹昆德了,可是曹昆德蛰伏了十数年,他的预谋岂容他人轻易破坏?及至深夜,青唯才合衣躺下,半梦半醒间,竖着耳朵都在听外间的动静。因此朝天和德荣一回来,她就起身了。听朝天说官家已派人临时拘禁了曹昆德,她仍不能放心,催促家中一名护院再去驿站看看有没有岳鱼七的信,好在结果没有让她失望,岳鱼七八百里加急把信送来了。

        青唯也不含糊,收到信立刻拆开来看,岳鱼七不擅文墨,写信从来简短,这一封却足足有三页,开头连寒暄都省去了:

        “小野,为师近日照你说的,会了会中州的俞清。此人的确备受张远岫信赖,是这位张二公子在中州地界的接头人。他嘴有点硬,为师用了点你不需要知道的办法才让他把实话吐出来。

        “曹昆德的事,他知道得不多,不过关于曹昆德那个恩人,庞元正妻儿的下落为师已经问清楚了。庞元正过世没几年,劼北很快打了仗,就是人们熟知的长渡河之役。这一战过后,劼北一带哀鸿遍野,本来还能勉强过活的人彻底活不下去了。活不下去怎么办呢?朝廷的赈济粮到底有限,只能让民间帮忙想法子。中州有个商人,也是你的老熟人顾逢音,他因为去劼北做买卖,不忍见民生多艰,回到中州后,便收养了几名劼北遗孤。这事由他开了先河,随后受到朝廷鼓励,渐渐就传扬开了,以至于中州、庆明一带的商人纷纷效仿,也开始收养劼北遗孤。

        “我眼下才弄明白,原来朝廷的鼓励不只是说两句赞扬的话而已,而是有切实的政策的。比如江留,当时江留的官府声称,凡收养五名以上的遗孤,可减除三成的行商税,如果这些收养遗孤的富商有买卖往来劼北,行商税不但可以全免,官府还会予以资助。这是好事对不对?一方面,解决了部分劼北难民的生计;另一方面,朝廷又通过经商,带着劼北从苦难中走出来。我听人说,劼北有名的渠茶和劼绸,就是这样时兴起来的。

        “可惜事有两面,这样一个决策,多少也造成了些恶果。当时商人收养劼北遗孤,先挑长渡河将士的亲眷,没有才挑那些剩下的。收养了将士遗孤,说出去面上有光,这些遗孤多少也会受到善待,哦,那个经常来向我讨教功夫的小子,叫顾朝天的,不就是这样的出身么。至于那些剩下的,本来就吃不饱穿不暖的劼北人,会不会被收养,收养过后的遭遇会怎么样,就听天由命了。那时官府的政策大都是,收养五人减免三成税,十二人减免五成,二十人减免七成。显而易见,收养得越多,赋税越低。可是二十个人,哪怕都收来做下人,做最低贱的仆从,那也是二十张吃饭的嘴要喂,所以……”

        岳鱼七写到这里,似乎觉得不堪,晕了好大一团墨渍,他另起了一行,写道:

        “所以,当时商人中有人钻空子,专挑那些难养活的收养,等在官府登记好了,得了便宜,便将人扔在一旁,三天喂不了一顿饱饭,过得连狗都不如,还不让人自己出门找吃的,怕被官府知道了遭到惩处,暗中把这些人关起来,这些人有的熬不下去,很快就没了。自然官府也是要管的,派人定期上门寻访,也会抽查难民与遗孤的状况,可是那么多难民,总有漏网之鱼,再说表面样子谁都会装是不是?官府又不可能派人住到这些商人家里。

        “其实这还算好的,更有甚之,有极少数人,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癖好,专门以折磨人取乐,甚至……太不堪我就不多说了,被收养的遗孤和难民饱受摧残,在劼北好歹算个人,离开劼北,连人都不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