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看书
繁体版

第十一章 后退无路(2/4)

情况热烈感人,就若大旱下的民众看到甘霖从天降下,绝处逢生。

    王世充迎上寇仲,在马旁扑过来一把将他搂实,双目泪涌道:"少帅高义隆情,不计前嫌,王世充非常感激,大恩大德永志不忘。"

    寇仲给他搂得浑身不舒服,更晓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是怎样便怎样,纵使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态度大改,本质依然难变。

    寇仲轻轻挣脱他的拥抱,正容道:"我今趟与杨公回洛阳,没有任何条件,更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大家能衷诚合作,击退唐军,希望圣上清楚明白。"

    粮车队在他们旁"隆隆"驶过,在郑军簇拥下鱼贯开入定鼎门。

    在寇仲旁的徐子陵心头一阵激动,深切感受到战争的可怕和残酷,因为那正清楚写在每一名郑军饱受折磨的脸上。

    王世充叹道:"我一错再错,本无颜面见少帅,现今只求一隅偏安之地,再无他求。"

    寇仲道:"我们打算守稳洛阳后,立即去见窦建德说服他派兵来援,希望能在粮尽前解洛阳之围,圣上对此有没有意见?"

    王世充正容道:"只要是少帅的意见,我王世充无不接纳。"

    寇仲欣然道:"这就最好。我们入城后立即把一半粮食用品分发居民,先安定民心,然后再看李世民的攻城战了得,还是我们联军的守城战厉害。"

    王世充微一错愕,点头答应。两人边说话边往城门驰去,徐子陵等紧随其后。

    (原文缺)

    王玄应似是全无芥蒂的向徐子陵,但应只是迫于无奈下与他们修好。

    跋锋寒神情冷漠,好像世上再没有任何事能让他心动。

    前面的寇仲压低声音向王世充问道:"现在情况如何?"

    王世充冷哼道:"李世民大军压境一是千古不移的至理。(原文缺)"

    号角声起,由麻常指挥的杨家军开始向定鼎门撤来,运粮任务终大功告成。

    寇仲甫进城立即发粮这个招数比甚么振奋民心的手段更有效管用,立即把一座本是死气沉沉的城市回复活力生机。寇仲更使人散播消息,说窦军将在短期内挥军渡河,来解洛阳之危,令城内军民士气大振。

    寇仲等随即和王世充及其以王亲国戚为主的将领举行军事会议,而师劳力竭的运粮军则被安顿在各处空置的民房休息,以应付即将来临的大规模攻防战。

    洛阳乃旧隋三大都城之一,是长安、江都外最坚固的城池。只看以李子通之能,仍能倚江都力抗天下霸主杜伏威精锐的江淮军及沈法兴的江南水师,可推想洛阳的威势。

    事实上洛阳的防御力比长安和江都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除四周山川的天然屏障外,外有长墙围护,外墩城墙宽达八丈,可容十多骑并排而驰,城楼宏大,四面十二门,门与门间可相互照应,门门都是关口。

    对攻城唐军最有威胁的,当数由沙天南为洛阳设计制造的"大飞石"和"八弓弩箭机",前者可掷重五十斤的巨石,射程达二百步;后者箭大若巨斧,能攻击在五百多步内的敌人。而两者均是机动性强,转动灵活的超级守城工具,能在城墙上迅速调动。

    一百二十座大飞石,一百五十挺八弓弩箭机,把洛阳守得固若金汤,所以虽是人人挨饿,攻城的指挥是威震天下的李世民,昼夜不息的连续十多天的四面攻城,仍未能克取洛阳。

    城外唐军的兵力不断增加,李元古奉李渊之命从长安调来作李世民的副师,带来五万生力军,李世绩亦从虎牢移师洛阳,今李世民以洛阳东北青城宫为大本营的大军总兵力增至十二万,若把驻守外围各镇的唐军计算在内,今趟出关东征的唐师总数在二十万之上,可见李渊是倾尽全力,志在必得。

    在正常情况下,洛阳根本是无法攻克的坚城,所以李世民采取的策略绝对正确,就是先把洛阳孤立,截断所有粮道,令城内军民缺粮无食,那时将不攻自溃。

    寇仲能成功把粮草运抵洛阳,其中颇带侥幸成份,关键处在跋锋寒及时通风报信,又因有杨公卿弃置的渡桥设施,各方面配合下得到成功。而这将是洛阳在围城战中最后一趟的粮食供应。即使寇仲等能突围返陈留,再没可能把粮草运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